孔先生算定的是了凡先生在五十三岁上有了大厄,寿命将于此时终了。了凡先生只管进德修业,并未向天乞怜,祈愿自己长寿,只是修身以俟之,结果到了这一年竟然安然无恙,没有任何的疾病灾祸。现在已经活到六十九,也正在此时,他给儿子写下了了凡四训。
《太上感应篇》中也说:“福祸无门,惟人自召。”福祸都是自己行业的果报,这些圣贤之语都是真实不虚的。佛教说:“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。”
业会随着我们,故而应当努力修善因,切勿造恶业。恶业会引想们堕入三恶道,善业会引我们生三善道。

依照吸引力法则,我们多去想某一件事情,那件事情在我们生命中所占的地位,便会跟着提高,无论我们想的是自己所缺乏的,还是自己想拥有的。
具体到健康的领域,如果我们说:“我想要极为健康的身体,”,而且随时随地全神贯注地想着身体健康这件事,那么,我不是当下拥有,就是将拥有完全健康的身体。
但是,如果我们说,:“我不要生病,”并且全神贯注于想着不要生病这件事,那么,我们等于是在为自己选择一个病怏怏的身躯,因为你一心一意、全神贯注的焦点是疾病。

更加明确地说,如果你想要“取消”病痛,一定要用正面的表达方式,举个例子,你的下订单不该是让头痛消失,而是要下订单要个思绪清晰,健康的脑袋。
愿望实现大多是透过偶然的听到的话,而让你找到某种特殊的、对你有效的治疗方法。或者是透过某种意味深长的体验而实现,这种体验乍看之下还可能让人感到不快。
你或许会由此而获得有关你病痛背后的精神因素的提示,造成你头痛的原因究竟是什么,为什么你的思想和情感会以头痛的方式表现出来。

如果你已经了解病痛的原因,并想起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,也开始好好关心自己,追寻你要的生活,找出最满意的自我表现方式,那么你的身体也不会再提醒你你忽略了自己,病痛也就会消失。
为什么化疗在有些人身上有效,却对另一些人毫无作用?为什么有些人能靠食疗等手段康复,另一些人却只能可怜巴巴地逝去?之所以一些人能够从癌症中康复,另一些人却不能,信念是一个关键因素。真心相信治疗手段的人,会因为治疗而感受到希望,随之而来的还有积极的生活态度。
这种积极的态度作用于大脑,使大脑产生有利于免疫系统的激素和化学物质,从而使身体得以自我修复。

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,努力不让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潜意识干扰这种自我修复。
只要我们真心相信某种方法能够让疾病彻底康复,它就一定会按照我们相信的那样发展。